诗词原文
山居
宋·陆游
平生丘壑真吾志,一洗胸中万斛愁。
老去功名空自惜,归来人事不胜羞。
疏篱残菊霜初后,矮纸斜行字半休。
更欲题诗满青竹,只愁无处著风流。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我一生的志向就是隐居山林,这能够洗尽我心中如万斛(古代容量单位,形容极多)般的忧愁,年岁已高,对于未能实现的功名只能空自惋惜,归来后面对人事的种种变迁,更是感到不胜羞愧,稀疏的篱笆旁,残菊在霜降之后依然绽放,我在矮纸上斜斜地书写,字迹半显半隐,我还想在这青竹上题满诗句,只担心没有地方能承载我这份风流才情。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首联直接点明主题,表明自己平生之志在于丘壑山林,以此消解胸中的万千愁绪,颔联则通过“老去功名空自惜,归来人事不胜羞”表达了对未能实现政治抱负的遗憾和对人情世态的厌倦,颈联以自然景物(残菊、霜降)和日常生活场景(矮纸斜行字)映衬心境,尾联则进一步抒发想要题诗青竹却担心无处施展才华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归隐生活的真实写照,情感深沉而含蓄,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诗中“平生丘壑真吾志”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志向所在,而“一洗胸中万斛愁”则形象地表达了隐居生活对诗人心灵的慰藉作用,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事业,但屡遭排挤和打击,晚年退居山阴老家,过着闲居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隐居生活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现实状况以及士人阶层的苦闷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