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处处逢清赏,山路人人识故侯。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5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山

唐·皎然

禅林处处逢清赏,山路人人识故侯。

好鸟乱鸣花乱发,深林欲暮日欲愁。

岩边树色含风冷,石上泉声带雨流。

此去非关名利事,松风清韵满溪秋。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从事儒学,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多有交往,诗名颇盛,皎然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和佛家生活,风格清丽闲淡,为唐代诗僧中的佼佼者。

译文

在禅意盎然的树林中处处都能遇到清雅的美景,行走在山路上人人都认识这位故交老友,鸟儿在枝头欢快地乱鸣,花朵竞相绽放,深林即将迎来黄昏,夕阳也似乎带着一丝忧愁,岩石边的树木因寒风而显得更加苍翠,石头上的泉水声伴随着雨水的流淌而更加清脆,此次出游并非为了名利之事,只愿在这松风清韵、溪水潺潺的秋色中沉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山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间的自然美景和禅意氛围,首联“禅林处处逢清赏,山路人人识故侯”点明了游山的主题和诗人的身份,表达了诗人对禅林美景的喜爱和与故交的深厚情谊,颔联和颈联则具体描绘了山林中的自然景象,如鸟鸣、花开、树色、泉声等,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尾联则表达了诗人此次出游的淡泊名利之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和沉醉。

赏析

这首诗以游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林间的自然美景和禅意氛围,诗人以“禅林处处逢清赏”开篇,既点明了游山的主题,又表达了诗人对禅林美景的喜爱之情,接着以“山路人人识故侯”一句,巧妙地将诗人与故交的深厚情谊融入其中,使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在描绘山林景象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好鸟乱鸣花乱发”、“岩边树色含风冷”等,将山林间的自然美景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尾联则以“此去非关名利事,松风清韵满溪秋”作结,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高洁情怀,使诗歌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皎然在游历山林时所作,作为一位诗僧,皎然对自然美景和禅意生活有着深厚的热爱和向往,在游历山林的过程中,他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他也借此机会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高洁情怀,这首诗不仅是对山林美景的描绘和赞美,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