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事勿相迎,相迎已惆怅。的释义

小星5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杂诗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闲居执荡志,时驶如流电。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慷慨独悲歌,钟期谁为听?

来事勿相迎,相迎已惆怅。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表现出对自然及人生的深刻感悟,影响深远。

译文

未来的事情不要刻意去迎接,因为迎接之时已难免心生惆怅。

释义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不可预知且充满变数的人生的感慨,他认为,与其徒劳无功地去迎接未知的未来,不如珍惜当下,因为即便努力去迎接,面对变化莫测的人生,也难免会感到惆怅和无奈。

赏析

这句诗是陶渊明对人生无常、未来难料的深刻体悟,在陶渊明的诗中,常常流露出对自然、对人生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超脱与淡然,这句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即不要过分纠结于未来,而应珍惜眼前的每一刻,这种思想在陶渊明的作品中屡见不鲜,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辞官归隐,过着田园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陶渊明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这句诗可能是在他归隐田园后,面对人生的无常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有感而发,通过这句诗,他表达了对人生的淡然态度,以及对未来的超脱与无奈,也反映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