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恩华满,朝廷喜气均。出自哪首诗?

小编48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赐诸道节度使朝臣

唐·李隆基

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

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

烂熳唯愁晓,周旋不问家。

更逢清管发,处处落梅花。

日月恩华满,朝廷喜气均。

祥烟浮禁苑,瑞烛照城闉。

万国皆来贺,何人不仰君。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712年-756年在位)。

朝代:唐朝

作者简介

李隆基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禄山反叛,李隆基逃往蜀中,太子李亨于灵武继位,是为唐肃宗,尊其为太上皇,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葬于泰陵。

译文

九条大道上灯火通明,千家万户沐浴在月光之下,满城都是宝马香车,人们倾城而出,欢度佳节,灯火灿烂,人们只担心天亮,欢声笑语,不问归家,更有清越的笛声响起,处处都仿佛飘落着梅花,日月的光辉带来了恩泽与荣耀,朝廷上下洋溢着喜悦与和谐,吉祥的烟雾缭绕在皇宫禁苑,瑞烛的光芒照亮了城墙内外,万国来朝,共同庆贺,又有谁不敬仰君王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盛世时,皇帝赐宴节度使朝臣的盛况,展现了国家的繁荣与和谐,诗中“日月恩华满,朝廷喜气均”两句,特别强调了日月的光辉带来的恩泽与朝廷的喜悦和谐,象征着国家的昌盛与君王的仁德。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唐朝盛世时皇帝赐宴的宏大场面和喜庆氛围,诗中“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等句,以灯影、月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美丽景象,展现了唐朝的繁荣与昌盛,而“日月恩华满,朝廷喜气均”两句,则更是将君王的恩泽与朝廷的和谐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诗人对唐朝盛世的赞美与敬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隆基在唐朝盛世时期,为了庆祝国家繁荣、表彰节度使朝臣的功绩而创作的,当时,唐朝正处于开元盛世,国家繁荣昌盛,文化灿烂,李隆基作为一位有为之君,自然对国家的繁荣感到自豪和喜悦,他创作了这首诗来歌颂国家的昌盛与君王的仁德,同时也表达了对节度使朝臣的赞赏与感激之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唐朝盛世的繁荣景象,也反映了李隆基作为一位明君的治国理念和政治抱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