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开下瞰双溪水,壁立新磨万丈砖。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瀑

宋·王安石

门开下瞰双溪水,壁立新磨万丈砖。

飞瀑半空晴似雨,白云平野暮如烟。

幽人自足三楹屋,壮士何须百尺竿。

欲问此中真意趣,且随流水向山间。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主张变法革新,以富国强兵,是北宋变法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在文学上,他也有很高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风格峻切峭厉,笔力简劲,在宋代诗坛上自成一家。

译文

打开大门向下俯瞰,只见两条溪水潺潺流淌;峭壁如新磨的万丈砖墙,矗立眼前,飞瀑从半空中倾泻而下,晴天里如同下雨一般;白云在平野上飘荡,傍晚时分如同烟雾缭绕,隐士在这里自给自足,有三间小屋就足够;壮士又何须去追求那百尺高的竿子呢?想要问这其中的真正意趣,不妨随着流水一同走向山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所见的壮丽自然景观,以及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门开下瞰双溪水,壁立新磨万丈砖”以开门见山的写法,直接展现了诗人眼前的景象:溪水潺潺,峭壁如新磨的砖墙,颔联进一步描绘飞瀑和白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美的氛围,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态度,认为隐士在这里自给自足,无需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尾联则点明了诗人想要探寻这其中的真正意趣,愿意随流水一同走向山间。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作结,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中“飞瀑半空晴似雨,白云平野暮如烟”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飞瀑和白云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审美享受,诗人也通过“幽人自足三楹屋,壮士何须百尺竿”两句,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认同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变法失败后,退居金陵(今南京)时所作,在变法期间,王安石曾一度受到重用,但由于变法触动了保守派的利益,最终遭到了排挤和打击,退居金陵后,王安石开始过上了隐居生活,这首诗就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隐逸思想,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变法失败后内心的苦闷和无奈,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探寻。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