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玉匣吟
唐·李商隐
玉匣金为缕,银钩石作铭。
空山无鸟过,古木有人行。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梦柳营青。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平生。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其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玉制的匣子用金丝镶嵌,银制的钩子在石上刻下铭文,空旷的山中没有鸟儿飞过,古老的树木间却有人行走,在遥远的路途上,应该为春天的消逝而感到悲伤,在残破的夜晚,还梦见军营中的青翠柳树,什么时候才能再次相见,让我们举杯共饮,慰藉这平生的情谊。
释义
首联“玉匣金为缕,银钩石作铭”以精美的玉匣和金缕、银钩石铭描绘出一种高贵而古朴的景象,象征着珍贵的记忆或情感,颔联“空山无鸟过,古木有人行”则通过空山的寂静和古木的幽深,营造出一种孤独而神秘的氛围,颈联“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梦柳营青”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尾联“何当重相见,樽酒慰平生”则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通过精美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首联的玉匣金缕、银钩石铭,不仅描绘出了一种高贵而古朴的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回忆的珍贵,颔联的空山古木,则通过孤独而神秘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颈联的远路悲春、残宵梦柳,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思念和怀念的情感,尾联的重逢渴望和友情珍视,则点明了全诗的主旨,使整首诗在深沉的情感中达到了高潮。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异乡,远离亲友,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思念,他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那些珍贵的记忆和情感,不禁感慨万千,他挥笔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重逢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视,希望在未来能够与友人再次相见,共饮樽酒,慰藉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