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赠别杜牧
唐·赵嘏
红烛照多情,
青樽洽旧知。
座间俱狎客,
惟属杜樊川。
作者简介
赵嘏,字承佑,唐代晚期著名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唐文宗至唐昭宗年间,他一生仕途不顺,多数时间游历四方,以诗文会友,赵嘏的诗风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七言律诗,与杜牧友善,多有唱和之作,他的作品在晚唐诗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红烛映照出满座的多情之人,
青樽中盛满了与旧友重逢的喜悦。
在座的都是亲近的宾客,
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位杜樊川(杜牧)。
释义
这首诗是赵嘏赠给友人杜牧的,首句“红烛照多情”描绘了宴会上的温馨氛围,红烛象征着热情和友谊;次句“青樽洽旧知”则表达了与旧友重逢的喜悦之情,青樽即酒杯,代表着欢聚和畅饮,后两句“座间俱狎客,惟属杜樊川”点明了主题,说明在座的宾客虽然都是亲近之人,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杜牧,表达了对杜牧的特别赞赏和尊敬。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杜牧等友人欢聚一堂的情景,前两句通过红烛和青樽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热烈的氛围,为后文的抒情打下了基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突出,强调了杜牧在众人中的独特地位,表达了对他的深厚友情和高度评价,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赵嘏与杜牧的友谊有关,杜牧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文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赵嘏作为杜牧的友人,对他非常敬仰和赞赏,在一次宴会上,赵嘏可能受到了杜牧才华和人格魅力的感染,于是写下了这首赠别诗,以表达自己对杜牧的深厚友情和高度评价,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欣赏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