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尽贫生事事须,就中深恨酒钱无。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5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岁暮吟

唐·杜荀鹤

岁尽贫生事事须,就中深恨酒钱无。

闲人日日空多事,志士时时得少娱。

雪近欲成春意晚,风高还动岁华徂。

明朝欲问南归路,白发应生知不知。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进士试不第,后曾一度隐居庐山,他的诗反映社会现实,同情民间疾苦,批判官僚腐败,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明畅,杜荀鹤在晚唐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诗歌创作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年终岁末,贫穷的我事事都需要操心,其中最让我怨恨的是连买酒的钱都没有,闲散的人每天总是无所事事却自寻烦恼,有志向的人却常常难得有片刻的欢娱,大雪将至,春意似乎来得更晚了,寒风凛冽,岁月又匆匆流逝,明天我打算打听一下南归的路途,不知我的白发是否已经悄悄生出。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年终岁末时的贫困生活和对未来的迷茫,首句“岁尽贫生事事须”直接点出主题,表达了诗人因贫困而不得不为各种琐事操心的无奈,次句“就中深恨酒钱无”则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怨恨,尤其是连买酒的钱都没有,更显得生活艰辛,后两句则通过对比闲人与志士的生活状态,以及描写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深刻揭示了诗人贫困生活的艰辛和对未来的迷茫,首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无奈和怨恨;颔联则通过对比闲人与志士的生活状态,突出了诗人对有志之士难得欢娱的同情和感慨;颈联描写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凋敝,杜荀鹤作为一位出身寒微的诗人,亲身经历了贫困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在年终岁末之际,他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受,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也表达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思考,它也展示了杜荀鹤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的担当和情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