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感》,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秋感
唐·杜牧
无边落木送秋来,宋玉愁多赋更哀。
我自逢秋悲寂寥,何须惆怅怨斜晖。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他的散文也颇有名,尤其是《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译文:
无边无际的落叶伴随着秋天的到来,宋玉因愁绪满怀而写下的诗篇更加哀伤,我自己每逢秋天便感到悲凉寂寥,又何必为那西下的斜阳而惆怅呢?
释义:
首句“无边落木送秋来”描绘了秋天落叶纷飞的景象,象征着秋天的到来,次句“宋玉愁多赋更哀”引用了战国时楚国文学家宋玉的典故,他因愁绪满怀而创作出哀伤的诗篇,这里借以表达诗人自己内心的愁苦,后两句则是诗人自我抒怀,表达了自己面对秋天时的悲凉心境,但又不愿过于沉溺于这种情绪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落叶纷飞的景象和引用宋玉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悲凉,诗人并没有完全沉溺于这种情绪之中,而是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来看待秋天的到来和自己的心境变化,这种既悲凉又超然的心境,使得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显得深沉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一生郁郁不得志,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秋天,面对落叶纷飞的景象,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和心境,从而创作出这首表达愁苦和悲凉情感的诗作,通过引用宋玉的典故,也表达了他对历史上同样遭遇不幸的文人的同情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