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烟月磻溪水,千古光辉照简书。全诗是什么?

小星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磻溪吟

唐·吕岩

会稽烟月磻溪水,千古光辉照简书。

万古英名传宇宙,几生修得到仙居。

作者及朝代

作者: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是唐代著名的道士,被后世尊为八仙之一,通称吕洞宾,他的事迹和传说广泛流传于民间,尤其在道教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吕岩(吕洞宾)不仅是道教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常见的形象,他常被描绘为手持宝剑,背负葫芦,云游四海,行侠仗义的道士形象,吕洞宾的事迹充满了神秘色彩,被赋予了诸多神奇的能力和智慧,成为后世人们崇拜和敬仰的对象,在文学作品中,吕洞宾的形象往往与道教思想、修行理念以及人生哲理紧密相连。

译文

会稽山的烟霞和月光,磻溪的流水,它们的光辉千古流传,照亮了历史的简书。

英名万古传颂于宇宙之间,要修得如此境界,需要多少世的修行才能到达那仙人的居所。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会稽山的自然美景和磻溪水的清澈流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高洁人格的向往,会稽山和磻溪水作为自然景观的代表,象征着纯洁、高远和永恒,而“千古光辉照简书”则暗示了这些美好事物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朽价值,以及它们对后世的启示和影响,后两句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追求仙道境界的渴望和敬仰。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人生境界和修行理念的思考,会稽山和磻溪水作为自然美的象征,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敬畏,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千古光辉照简书”的描绘,诗人强调了这些美好事物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朽价值,以及它们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超凡脱俗、追求仙道境界的渴望和敬仰,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吕岩作为一位道士和文学家,他的创作往往与道教思想、修行理念以及人生哲理紧密相连,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会稽山和磻溪水时,被那里的自然美景所触动,从而产生了对人生境界和修行理念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自然之美和表达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吕岩试图传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完善的理念,这种理念不仅符合道教的核心思想,也体现了唐代文人追求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的倾向。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吕岩的事迹和传说在民间广泛流传,但关于他具体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确切意图往往难以考证,以上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的解析是基于对吕岩生平和思想的一般理解以及诗歌本身的内容进行的推测和解读。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