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急秋真晚,园空菊自黄。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日杂感

唐·李商隐

雁急秋真晚,园空菊自黄。

露凝轻别恨,月照静思乡。

梦断南云雁,愁随北塞霜。

谁怜孤客意,独坐对斜阳。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大雁急匆匆地南飞,表明秋天真的已经很晚了;园子里空荡荡的,菊花独自开放,一片金黄,露水凝结,仿佛凝聚着轻轻的离愁别恨;月光照耀,静静地勾起我对家乡的思念,南飞的大雁在梦中被打断,忧愁随着北塞的寒霜一同降临,有谁能够理解我这孤客的心情,独自坐在这里,面对着西下的斜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通过大雁南飞、菊花盛开、露水凝结、月光照耀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孤独寂寞的心情。

赏析

首联“雁急秋真晚,园空菊自黄”以景起兴,点明时令,同时寓情于景,大雁的急飞暗示了秋天的深入,而园子的空旷和菊花的独自开放则透露出一种孤寂和落寞,颔联“露凝轻别恨,月照静思乡”进一步通过露水和月光来抒发诗人的离愁别恨和思乡之情,颈联“梦断南云雁,愁随北塞霜”则通过梦境的断裂和愁绪的蔓延,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尾联“谁怜孤客意,独坐对斜阳”则以问句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处境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孤独寂寞的心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漂泊不定,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首充满愁绪和感慨的秋日杂感,在晚唐动荡的社会背景下,李商隐的诗歌往往带有一种深沉的忧思和无奈,这首《秋日杂感》也不例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人生境遇的无奈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