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亦似隐吴门,洞霭江烟欲互吞。出自哪首诗?

春秋59个月前

诗词原文

过江宿友人别业

唐·刘沧

暮宿东林一径寒,石床竹户掩空关。

白云满室无人扫,碧水盈庭有月攀。

松叶似秋当径落,草花如霰隔溪看。

青山亦似隐吴门,洞霭江烟欲互吞。

作者及朝代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时期,他的作品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虽然他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上并不占据显赫地位,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仍受到后世读者的喜爱。

作者简介

刘沧,字蕴灵,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活跃于晚唐文坛,与许多同时代的诗人有交往,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水田园,抒发个人情感,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虽然他的名气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但在唐代诗坛上仍占有一席之地。

译文

傍晚时分,我宿在东林的一条寒冷小径旁,

石床竹门掩映在空寂的关隘之中。

白云满室,无人清扫,

碧水盈庭,月光轻抚其上。

松叶如同秋天的落叶,在小径上飘落,

草花如同霰粒,隔溪相望,若隐若现。

青山也仿佛隐入了吴门之中,

洞中的雾气与江上的烟雾相互吞没,融为一体。

释义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傍晚时分宿在友人别业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描绘石床、竹户、白云、碧水、松叶、草花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氛围,诗人还通过“青山亦似隐吴门,洞霭江烟欲互吞”等诗句,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诗中“暮宿东林一径寒”等句,既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寂静,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而“白云满室无人扫,碧水盈庭有月攀”等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特别是“青山亦似隐吴门,洞霭江烟欲互吞”两句,更是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一次旅行或访友有关,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可能因避乱或寻求心灵寄托而游历山水之间,在这次旅行中,诗人可能宿在了友人的别业中,并借此机会抒发了自己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也可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之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