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征行诗
朝代:唐代
作者:李峤
圣代勤征伐,吾家旧有劳。
羽书时断绝,刁斗夜频敲。
朔气寒旌旆,秋风落箭镳。
平生多壮志,誓斩敌酋豪。
作者简介
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卒于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与苏味道并称“苏李”,是初唐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其作品以五言律诗见长,内容多涉及政治、军事、自然等题材,风格清新明快,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圣明的朝代频繁地出征讨伐,我家历来就有征战之劳。
军书时常断绝,刁斗(古代军中巡夜击以报更的铜器)在夜晚频繁敲响。
北方的寒气使军旗和旌旆都显得冰冷,秋风中箭镞也随风飘落。
我一生多有壮志,誓要斩杀敌方的首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边疆征战的艰辛与英勇,首联“圣代勤征伐,吾家旧有劳”点明了时代背景和个人家族的征战历史;颔联“羽书时断绝,刁斗夜频敲”通过军书和刁斗的声音,展现了战场的紧张与不安;颈联“朔气寒旌旆,秋风落箭镳”以自然景象烘托出战争的严酷;尾联“平生多壮志,誓斩敌酋豪”则表达了诗人坚定的杀敌决心和壮志豪情。
赏析
这首诗以征战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唐代边疆将士的英勇与艰辛,诗中既有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揭示,也有对将士们坚定信念和壮志豪情的赞美,首联的“圣代勤征伐”既是对唐朝国力的肯定,也暗示了战争的频繁与必要;而“吾家旧有劳”则体现了诗人对家族传统的自豪与传承,颔联和颈联通过具体的战争场景和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紧张氛围和将士们的英勇无畏,尾联则以诗人的壮志豪情作为收束,使全诗在激昂的旋律中达到高潮。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唐代边疆战事频繁的时期,作为一位有着深厚文学造诣和政治抱负的文人,李峤对边疆战事有着深刻的关注和思考,他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也展现了对将士们英勇无畏精神的赞美,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国家大事的积极参与和关注,体现了唐代文学的繁荣与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