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此乐世所无,不羡潭潭卿相居。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66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陆羽

扫却石边云,

烹茶有落晖。

自言此乐世所无,

不羡潭潭卿相居。

作者简介

陆羽,字鸿渐,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名疾,字季疵,又号“茶山御史”,他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不仅是一位茶叶专家,还是一位文学家和诗人,其诗文作品亦颇受后世赞誉。

译文

扫去石边的云雾,在落日余晖中烹煮茶水,我自言这种乐趣是世间所没有的,因此并不羡慕那些位高权重的卿相府邸。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通过扫云烹茶的日常细节,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自言此乐世所无”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珍视和自豪,而“不羡潭潭卿相居”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权力和地位的超脱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居图景,诗人通过“扫云”和“烹茶”两个动作,巧妙地传达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诗人以“自言此乐世所无”和“不羡潭潭卿相居”两句,直接表达了自己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展现了其高洁的人格和超脱的境界,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质朴,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创作背景

陆羽一生嗜茶,遍访名山大川,寻找优质茶叶和理想的茶居环境,在这首《山居》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向往,据史料记载,陆羽在撰写《茶经》的过程中,曾深入山林,亲身体验茶树的生长环境和茶叶的采摘、制作过程,这种深入自然、贴近生活的经历,不仅为他的《茶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也让他更加珍视和享受这种简单而宁静的生活,这首诗可以看作是陆羽山居生活的一个缩影和写照,也是他对山居生活的一种深情表白和赞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