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美人图
朝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兰膏粉黛常自弃,传红写翠为谁妍。
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懒漫遇神仙。
作者简介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是中国清代著名的小说家、诗人、画家,以创作《红楼梦》闻名于世。《红楼梦》不仅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曹雪芹一生历经坎坷,家族由盛转衰的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译文
兰膏与粉黛常常被主人遗弃不用,那精心描绘的红颜翠鬓究竟是为谁而美丽?眉毛不需要张敞那样的人来描画,上天让她以慵懒随意的姿态遇到了神仙般的人物。
释义
“兰膏粉黛常自弃”中的“兰膏”指润发的香油,“粉黛”代指化妆品,整句表达了美人不施粉饰,自然之美被自我放弃的状态。“传红写翠为谁妍”则进一步追问,这样的美丽究竟是为了取悦谁而展现。“眉黛不须张敞画”引用了汉代张敞为妻画眉的典故,说明美人无需外在的修饰,“天教懒漫遇神仙”则暗示了她以一种不经意的、自然的态度遇到了生命中的知己或贵人。
赏析
这首诗以美人自喻,反映了作者对于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思考,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淡然态度,诗中“兰膏粉黛”与“传红写翠”的对比,强调了自然之美与人工雕琢之美的差异,而“常自弃”与“为谁妍”的疑问,则透露出一种对世俗眼光的不屑和对自我价值的坚持,最后一句“天教懒漫遇神仙”,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豁达与接受,认为真正的缘分和美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无需刻意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出自《红楼梦》的某一回中,具体为描绘大观园中某位美人的情境,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大量诗词歌赋,不仅丰富了小说的文化内涵,也深刻揭示了人物性格和命运,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曹雪芹个人经历有关,他通过美人的形象,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爱情、美的理解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清代社会对于女性美的审美观念以及文人墨客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