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日行旅
唐·杜牧
晓鞭驿马入东州,瘦骨稜嶒怯素秋。
残月出门时唤酒,晓风临水更闻舟。
向来忧国泪沾臆,今日思乡心断肠。
行客不知身近远,满山红叶向人愁。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其文章以议论见长,抒情、议论、叙事融为一体,风格多样,内容广阔,他的作品反映了晚唐社会的现实,表达了个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译文
清晨时分,我骑着瘦马,挥动马鞭,匆匆赶往东州,这匹马瘦骨嶙峋,在清冷的秋天里显得格外胆怯,出门时,天边还挂着残月,我借酒消愁;清晨的风吹过水面,传来远处船只的声音,一直以来,我都因忧国忧民而心怀悲愤,今日思乡之情更是让我肝肠寸断,我这个行客,已经不知道离家有多远了,只见满山的红叶仿佛在向我诉说着无尽的哀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清晨骑马赶路的情景,通过瘦马、残月、晓风、红叶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乡和对时局的忧虑。
赏析
首联“晓鞭驿马入东州,瘦骨稜嶒怯素秋”以清晨骑马赶路的场景开篇,既点明了时间地点,又通过“瘦骨稜嶒”的瘦马形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疲惫和忧虑,颔联“残月出门时唤酒,晓风临水更闻舟”进一步描绘了旅途的孤寂和环境的凄清,残月、晓风、水边舟声,共同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颈联“向来忧国泪沾臆,今日思乡心断肠”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忧国思乡之情,情感真挚,动人心弦,尾联“行客不知身近远,满山红叶向人愁”以红叶拟人,将满山的红叶赋予了愁绪,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愁苦的写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牧仕途不顺、漂泊异乡之时,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内心充满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复杂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秋日行旅的所见所感,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也蕴含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勇往直前,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