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访武夷山人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计程应向武夷过,烦问山人安乐不。
云气半开新瀑响,松风一径晚花多。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后投身抗金斗争,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其词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又不失温婉细腻,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我计划着行程应该会经过武夷山,特地来问问山中的隐士您是否安好无忧?云雾缭绕间,新瀑的轰鸣隐约可闻,沿着松林小径前行,只见晚开的花朵点缀其间,美不胜收。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武夷山及其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关切之情,首句“计程应向武夷过”点明行程目的,次句“烦问山人安乐不”则透露出对山中隐士生活状态的关心,后两句通过描绘武夷山的自然风光,展现了其幽静美丽、远离尘嚣的特点,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武夷山隐逸生活的美好图景,诗人通过询问山中隐士的安乐状况,表达了对隐逸文化的尊重与向往,后两句对武夷山自然风光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也寓含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辛弃疾作为豪放派词人的独特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辛弃疾仕途不顺、心怀抑郁之际,面对朝廷的腐败与金人的侵扰,辛弃疾深感无力回天,于是产生了归隐山林的想法,武夷山作为道教圣地,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向往的隐逸之地,辛弃疾在计划前往武夷山的途中,写下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山中隐士生活的向往,也寄托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与逃避,通过描绘武夷山的幽静美丽,诗人试图在心灵上找到一片净土,以慰藉自己疲惫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