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萝缘壁到山头,俯羡鸿飞尽自由。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79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

唐·韦应物

扪萝缘壁到山头,俯羡鸿飞尽自由。

万里长江蟠铁石,千山穷谷起云流。

闲来石上观流水,欲去溪边采药苗。

莫道此中多险阻,人生何处不风涛。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与王维、孟浩然等并称“王孟韦柳”,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译文

攀援着藤萝沿着峭壁登上山头,低头羡慕那自由飞翔的大雁,万里长江蜿蜒曲折,仿佛缠绕在铁石之上;千山万壑之中,云雾缭绕,溪水潺潺,闲暇时坐在石上观赏流水,想要离去时便在溪边采摘药苗,不要说这里充满了艰难险阻,人生的道路上哪里没有风浪和波涛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攀登山头、俯瞰大地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坎坷的深刻认识,首联“扪萝缘壁到山头,俯羡鸿飞尽自由”直接点题,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难、追求高远的情怀,同时以鸿雁的自由飞翔反衬出自己的束缚与无奈,颔联和颈联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闲适生活,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心境,尾联则以“莫道此中多险阻,人生何处不风涛”作结,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坎坷的坦然接受和乐观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山行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有对人生坎坷的坦然面对,体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诗中的景物描写也极具画面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失意后,曾一度隐居山林,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这首诗很可能就是他在隐居期间所作,在隐居的日子里,韦应物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坎坷的深刻认识,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韦应物个人的心路历程,也体现了唐代山水田园诗派追求自然、崇尚自由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