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西昆酬唱集·再赋
宋·刘筠
杨亿前身若再来,词源峡倒莫能回。
清吟直上孤云外,妙笔横驱万象开。
雅韵欲追唐作者,雄篇长与汉争才。
可怜才调无多子,空向人间叹老怀。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筠(971年-1031年),字大年,北宋大臣、文学家、书法家,他生于宋太祖开宝四年,卒于仁宗天圣九年,享年六十一岁,刘筠自幼聪颖好学,以文学知名,与杨亿齐名,时称“杨刘”。
作者简介
刘筠是北宋初期的著名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脱俗,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在书法方面,他的字体秀丽端庄,备受赞誉,刘筠与杨亿等人共同推动了北宋初期的文学革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如果杨亿的前世能够再次降临,
他的词才就像峡谷倾泻的洪水无法阻挡。
他的清吟直冲云霄之外,
他的妙笔横扫万象,无所不包。
他追求唐代诗人的高雅韵味,
他的雄篇佳作足以与汉代文人争锋。
可惜啊,像这样才华横溢的人并不多,
只能空自向人间感叹自己的老去。
释义
这首诗是对杨亿才华的高度赞扬,首句以“前身若再来”的设想,表达了对杨亿才华的无限敬仰;次句“词源峡倒莫能回”则形象地描绘了杨亿词才的汹涌澎湃,无法遏制,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感叹,进一步突出了杨亿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和难以企及的高度。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杨亿卓越的文学才华,首句“前身若再来”的设想富有浪漫色彩,既表达了对杨亿的敬仰之情,又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次句“词源峡倒莫能回”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杨亿词才的汹涌澎湃和无法遏制,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感叹,进一步突出了杨亿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和难以企及的高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赞美和敬仰之情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筠在参与西昆体诗歌创作时所作,西昆体是北宋初期的一种诗歌流派,以杨亿、刘筠等人为代表,他们主张学习唐代李商隐等人的诗歌风格,追求辞藻华丽、音韵和谐的艺术效果,在这首诗中,刘筠以杨亿为对象,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杨亿才华的高度赞扬和敬仰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文学界对杨亿等西昆体诗人的推崇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