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思归
唐·张籍
汉廷三最得予告,此行亦是思鲈鱼。
秋风飒飒雨萧萧,归路迢迢马萧萧。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籍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张籍,字文昌,唐代著名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定居于洛阳,张籍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语言自然流畅,多写日常生活和民间疾苦,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作品在当时广为流传,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译文
在汉朝的朝廷中,我因政绩卓越而获得了三次休假的机会,而这次我选择归乡,也是因为我像晋代的张翰一样,思念起了家乡的鲈鱼,秋风瑟瑟,细雨潇潇,我踏上归途,路途遥远而漫长,马儿也伴随着萧萧风声,一路前行。
释义
汉廷三最得予告:指作者在朝廷中因政绩显著,按照汉朝的制度获得了三次休假的机会。“三最”是汉代考核官吏的三种最高标准,即最、殿、课,这里泛指政绩卓越。
此行亦是思鲈鱼:借用晋人张翰因思念家乡鲈鱼而辞官归乡的故事,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归乡的迫切心情,首句“汉廷三最得予告”既展示了诗人的政绩,也为后文的归乡做了铺垫,次句“此行亦是思鲈鱼”则巧妙地借用了历史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后两句“秋风飒飒雨萧萧,归路迢迢马萧萧”则以景衬情,通过描绘秋风、细雨、归路和马蹄声等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归乡的急切心情和旅途的艰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张籍在朝廷中的仕途经历有关,虽然他在朝廷中取得了一定的政绩,但可能由于种种原因,他产生了归乡的念头,在秋风萧瑟、细雨潇潇的季节里,他踏上了归途,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归乡的迫切心情,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情的真实写照,通过借用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也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淡泊和对家乡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