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喜友人至
唐·韦应物
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
试语春风意,何言秋草长。
此日逢迎皆笑语,几年南北叹暌携。
一尊开霁景,双燕入新堂。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37年,卒于公元792年,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曾任太子宾客、苏州刺史等职,晚年闲居洛阳,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远,后人将他与王维、孟浩然并称为“王孟韦柳”。
作者简介
韦应物出身贵族,早年仕途较为顺畅,但中年以后仕途不顺,逐渐转向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体悟,他的诗歌多抒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韦应物的诗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深受后世诗人推崇。
译文
今天在花树下相聚,不觉间已留恋了这美好的时光。
试着向春风询问它的心意,又怎能说秋天的草还会再长。
今天相逢迎接的都是欢声笑语,回想过去几年我们在南北各地分离感叹。
举起酒杯共赏这晴朗的景色,双燕也飞入了新筑的堂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花树下相聚的欢乐场景,表达了对过去分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当前相聚时刻的珍惜,诗中“此日逢迎皆笑语”一句,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重逢时的喜悦心情;“几年南北叹暌携”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几年分离时光的叹息和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花树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美好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与友人在花树下的相聚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诗中“试语春风意,何言秋草长”一句,以春风和秋草为喻,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坚定信念,而“此日逢迎皆笑语,几年南北叹暌携”一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重逢的喜悦和对过去分离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晚年闲居洛阳时期,诗人已经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友情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与友人重逢的时刻,诗人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谊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也能够体会到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