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郊行
宋·范成大
郊原不改春来秀,径路终忧客到迷。
老树著花无丑态,乱山留雾似佳题。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郊原不改春来秀,径路终忧客到迷”出自范成大的组诗《郊行》中的一首,但全诗内容如上,为完整呈现该诗意境与背景,以下分析基于整首诗进行。)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生于吴郡(今江苏苏州),自幼聪颖好学,诗文俱佳,尤擅田园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范成大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斐然,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语言平易近人。
译文
郊外的原野在春天依旧保持着它的秀丽景色,但曲折的小路却总让人担心客人会迷路,老树上开花并不显得丑陋,反而增添了几分韵味;群山间缭绕的雾气,就像是自然布置的一道道迷人的风景题,高处的田地里,二麦(大麦和小麦)与青山相接,一片青翠;而靠近水边的低洼田地,还未耕作,泛着淡淡的绿色,整个村庄桃花杏花盛开,春意盎然,如同锦绣一般,村民们踏着歌声,敲着鼓,欢欢喜喜地度过了清明节。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郊外的美丽景色和乡村生活的和谐氛围,首联通过“郊原不改春来秀”展现了春天的恒常之美,而“径路终忧客到迷”则隐含了人生旅途中的迷茫与探索,颔联以老树开花和山雾缭绕为例,表达了自然之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且往往能给人以意外的惊喜,颈联和尾联则具体描绘了乡村春耕前后的景象,以及节日里村民们的欢乐,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赏析
范成大的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郊外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的温馨场景,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微妙表达,通过“老树著花无丑态”等句,诗人传达了一种乐观向上、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认为即使是老树开花,也有其独特的美,诗中也流露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简单、纯朴生活的渴望。
创作背景
范成大一生多次出任地方官职,有机会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生活,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个春天,外出郊游时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记录下来,诗中描绘的乡村景象和节日氛围,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乡村的宁静与美好,或许也在寻求一种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