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池亭吟
唐·杜牧
池亭何处占清晖,只有晖江更向西。
风送荷香穿竹径,月移花影上阶墀。
闲来把酒吟诗句,兴至挥毫赋锦词。
此地风光无限好,何须远游觅仙姿。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杜牧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杜牧,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擅长七言绝句,风格俊爽明丽,后人称之为“小杜”,以区别于杜甫的“老杜”,杜牧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译文
在何处能找到占据清幽光辉的池亭呢?只有那向西流淌的晖江旁才有这样的景致,微风吹送着荷花的香气穿过竹林小径,月光移动着将花影映上了台阶,闲暇时我手持酒杯吟诵诗句,兴致来时挥毫泼墨写下华美的词章,这里的风光无限好,何必远游去寻找那仙人的姿容呢?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晖江旁池亭的清幽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池亭何处占清晖”一句设问,引出下文对晖江美景的描绘,而“风送荷香穿竹径,月移花影上阶墀”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妙与和谐,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满足和对远游的淡泊态度。
赏析
本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真挚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深刻领悟,诗中“风送荷香”、“月移花影”等意象生动传神,富有画面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清幽的池亭之中,诗人通过“闲来把酒吟诗句,兴至挥毫赋锦词”等句,展现了自己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和才华横溢的文学素养,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为杜牧在一次游历中,偶然发现晖江旁的一处池亭,被其清幽的美景所吸引,遂有感而发创作而成,当时杜牧正值仕途不顺,心情郁闷,而眼前的美景却让他暂时忘却了烦恼,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宁静,他挥毫泼墨,将这份感受化作了一首优美的诗篇,以表达自己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