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凤池行
唐·刘禹锡
客话凤池三入事,洗耳湖光一曲。
青云自致不须疑,看取当年旧门地。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刘禹锡的诗歌创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译文
客人谈论着三次进入中书省(凤池)的往事,我在湖边洗耳恭听,仿佛听到了一曲悠扬的湖光之歌,青云直上、仕途显达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需要怀疑,看看当年我们出身的旧门第就知道了。
释义
“客话凤池三入事”中的“凤池”指中书省,是唐朝时期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之一,这里借指高官显贵的仕途。“三入事”则暗示了诗人或客人曾多次出入中书省,有着丰富的政治经历。“洗耳湖光一曲”则是以洗耳恭听的姿态,聆听湖光山色中的自然之音,寓意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沉思,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仕途显达的自信和对出身门第的自豪。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经历的自豪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前两句通过客人与诗人的对话,引出了诗人丰富的政治经历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仕途显达的自信和对出身门第的自豪,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又有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禹锡仕途较为顺利、心情较为愉悦的时期,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中的“青云自致不须疑”正是他对自己仕途显达的自信和乐观态度的体现,诗人也通过描绘自然美景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热爱和对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哲学素养。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中提到了“凤池三入事”,但具体的三次入中书省的经历在刘禹锡的其他作品中并未详细记载,因此这里的“三入事”可能是一种泛指或象征性的表达。“洗耳湖光一曲”也可能是一种寓言式的描绘,寓意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