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鱼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池畔新栽七叶莲,
游鳞每自舒还卷。
掉尾方穷乐,
穿蒲更得闲。
戏翻波面叶,
惊落锦鳞间。
不用临川叹,
何妨咏濠篇。
(注: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对原诗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和虚构,因为历史上白居易并没有直接以“掉尾方穷乐,游鳞每自舒”为句的诗作,但此诗风格与白居易的闲适诗风相近,且融入了题目中的关键词。)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池塘边新栽的七叶莲翠绿欲滴,
游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舒展卷曲。
它们摆动着尾巴尽情享受欢乐,
穿过水草更是悠闲自得。
鱼儿嬉戏时翻动水面的荷叶,
惊得五彩斑斓的鱼鳞在水中闪烁。
无需像庄周那样临川而叹,
何不吟咏濠梁之上的逍遥篇。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池塘边游鱼的悠闲自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弋、嬉戏的场景,诗人以鱼喻人,表达了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池塘生态图,诗人通过对游鱼的细致观察,捕捉到了它们生活中的乐趣和自在,诗中“掉尾方穷乐,游鳞每自舒”两句,生动地刻画了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弋、尽情享受生活的场景,富有生活情趣和哲理意味,整首诗意境悠远,语言平易近人,体现了白居易闲适诗风的精髓。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想象白居易在创作类似题材诗歌时的心境,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在闲暇之余,他常常观察自然、感悟人生,创作出许多反映闲适生活和人生哲理的诗歌,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游鱼的悠闲自得,寄托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