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志宁相忌,无心任宛如。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58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友人壁

唐·刘长卿

得志宁相忌,无心任宛如。

山中有碧树,岁晚自扶疏。

云影闲相照,泉声静自呼。

幽居人迹少,高卧日晡初。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他早年曾任监察御史等职,后因避乱流寓江南一带,晚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刘长卿的诗作以五言律诗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淡雅,情感深沉含蓄,是唐代诗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译文

得志之时何必相互忌恨,无心争竞自然如同宛然自得的模样。

山中生长着碧绿的树木,岁末时节它们依然繁茂自如。

云影悠闲地相互映照,泉水静静地自行流淌发出声响。

隐居之处人迹罕至,高卧至日晡时分(午后三点至五点)才起。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生活态度的赞赏,首联“得志宁相忌,无心任宛如”直接点题,表明得志时不应相互忌恨,而应保持一颗无心争竞的心,如同宛然自得的模样,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山中碧树、云影、泉声等自然景物,进一步烘托出友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尾联则直接写出友人幽居人迹罕至,高卧至日晡时分的闲适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隐居生活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人生活态度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生活方式的向往,诗中“得志宁相忌,无心任宛如”一句,更是直接点明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即得志时不应相互忌恨,而应保持一颗无心争竞的心,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自身的经历有关,刘长卿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流寓,晚年更是过着隐居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对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有着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当他看到友人过着宁静淡泊的隐居生活时,不禁心生感慨,写下了这首赞美友人生活态度的诗篇,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精神自由、超脱世俗束缚的普遍心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