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高卧处,今乃在罗浮。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12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罗浮高卧

唐·李群玉

东山高卧处,今乃在罗浮。

云气浮空碧,松声入耳幽。

仙人不可见,海鹤自悠悠。

欲问求仙术,还须访隐流。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早年曾游历四方,后隐居在沅湘一带,以诗酒自娱,李群玉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与同时代的杜牧、李商隐等人有诗文往来,被誉为“晚唐才子”,他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

译文

曾经在东山高卧隐居的地方,如今却转移到了罗浮山。

这里的云气漂浮在空中,碧绿一片,松树的声音传入耳中,显得幽静深远。

仙人难以见到,只有海鹤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如果想要询问求仙的方法,还需要去拜访那些隐居的高人。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在罗浮山的情景,通过描写罗浮山的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仙人的追求,首句“东山高卧处,今乃在罗浮”点明了诗人从东山转移到罗浮山隐居的事实;接着通过“云气浮空碧,松声入耳幽”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罗浮山的自然美景;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罗浮山的美丽景色和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由,诗人通过对比东山和罗浮山,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诗中的“云气浮空碧,松声入耳幽”两句,不仅描绘了罗浮山的自然美景,还通过云气和松声,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诗人还通过“仙人不可见,海鹤自悠悠”两句,表达了对仙人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使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群玉的隐逸生活有关,李群玉一生热爱自然和隐逸生活,曾游历四方并隐居在沅湘一带,罗浮山作为一座著名的道教名山,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隐居,李群玉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了罗浮山作为自己的隐居之地,并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诗中的“仙人不可见,海鹤自悠悠”两句,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和对仙人的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