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忆旧游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白社招陶令,青门忆邵侯。
寒云随日暮,红叶向秋流。
水馆萤初度,霜村月正幽。
谁人知此意,吟啸独登楼。
作者简介
李中,字有中,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是南唐的著名诗人,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诗风著称,李中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译文
白社(指隐士的居所)招来了陶渊明(陶令为陶渊明的别称),青门(指长安城的东南门,也常用来指代隐士的隐居之地)让人忆起了邵侯(此处可能指某位隐士或友人),寒冷的云朵随着日暮降临,红叶在秋水中漂流,水边的客馆迎来了初飞的萤火虫,霜冻的村庄里月光正显得幽静,谁能理解我此刻的心情呢?只有独自登上高楼吟咏长啸。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士的居所和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友人和隐居生活的怀念之情,首联“白社招陶令,青门忆邵侯”直接点题,通过提及陶渊明和邵侯(虚构或实指某位隐士),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写日暮、红叶、水馆、萤虫、霜村和月光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孤独和怀念之情,尾联“谁人知此意,吟啸独登楼”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以及无人理解的苦闷。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画面感和音乐感,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既具有深刻的内涵又富有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中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离开了官场或隐居山林,过上了闲适的隐逸生活,这种生活虽然宁静但也充满了孤独和无奈,诗人通过回忆过去与友人的交往和隐居生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仕途坎坷的现实背景,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选择隐居山林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和安慰,而李中正是其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