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谷初能容蕙帐,钧天无复梦瑶台。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宋·林逋

盘谷初能容蕙帐,钧天无复梦瑶台。

白云深处人稀到,绿树阴边鸟自来。

岩溜滴花清似霰,洞泉流韵响如雷。

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幽人得自裁。

作者简介

林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热爱自然、追求隐逸生活的文人,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译文

盘谷之地刚刚能够容纳下我的蕙草之帐,而天上的钧天广乐,我已不再梦见那虚无缥缈的瑶台仙境,白云缭绕的深处人迹罕至,绿树成荫的边上鸟儿自然飞来,岩石间的水流滴落在花上,清澈如同冰霰,山洞中的泉水流淌,音韵响亮如同雷鸣,这里的真正意趣谁能理解呢?只有我这幽居之人才能够自我体悟和裁断。

释义

盘谷初能容蕙帐:盘谷,指隐居之地,蕙帐,用蕙草做的帐子,这里比喻简陋的居所,此句意为隐居之地仅能容纳简陋的居所。

钧天无复梦瑶台:钧天,指天上的音乐,瑶台,传说中的仙境,此句意为已不再梦想天上的仙境和音乐。

白云深处人稀到:形容隐居之地人迹罕至。

绿树阴边鸟自来:形容自然环境优美,鸟儿自然飞来。

岩溜滴花清似霰:岩石间的水流滴落在花上,清澈如同冰霰。

洞泉流韵响如雷:山洞中的泉水流淌,音韵响亮如同雷鸣。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之地的自然风光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首联“盘谷初能容蕙帐,钧天无复梦瑶台”直接点出诗人的隐居生活和心境,不再追求天上的仙境和音乐,而是满足于简陋的居所和宁静的生活,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白云、绿树、岩溜、洞泉等自然景物,进一步渲染了隐居之地的清幽和美丽,尾联“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幽人得自裁”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体悟和自得之乐。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在宋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成为一种风尚,许多文人选择离开繁华的城市,隐居山林,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林逋可能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了隐居生活,并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体悟,诗中的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