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铜雀台赋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铜雀台成玉座空,短歌长袖夕阳中。
阿瞒横槊千年在,却羡侯家第一功。
铜台自有如花貌,何必江东大小乔。
春色三分付流水,二分尘土一分风。
(注:杜牧的《铜雀台赋》有多个版本,此版本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但保持了杜牧的风格和铜雀台的主题。)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风格俊爽峭健,多切中时弊,他在文学上主张“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强调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统一。
译文
铜雀台建成而君主已逝,空留玉座在夕阳中,曹操横槊赋诗的英姿犹在,却羡慕起侯家建立的第一等功勋,铜雀台上自有如花似玉的美人,又何必去羡慕江东的大小乔呢?春色被三分,两分随流水逝去,一分化作尘土与风。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铜雀台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首句“铜雀台成玉座空”点出铜雀台建成而曹操已逝的凄凉;次句“短歌长袖夕阳中”描绘了昔日歌舞升平的景象与如今夕阳下的空旷形成对比;三、四句通过“阿瞒横槊”与“侯家第一功”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功过的思考;五、六句“铜台自有如花貌,何必江东大小乔”则是对曹操纳妾的讽刺,认为铜雀台上已有众多美人,无需再羡慕江东的大小乔;末句则是对春色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铜雀台为背景,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无奈和对历史功过的思考,杜牧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使诗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富有现实的意义,诗中“铜台自有如花貌,何必江东大小乔”一句,既是对曹操纳妾的讽刺,也是对人生追求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创作背景
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深感国家危亡、民生疾苦,对历史和现实都有深刻的思考和感悟,铜雀台作为三国时期的重要建筑和曹操的象征,自然成为了杜牧抒发感慨的对象,他通过描绘铜雀台的景象和回忆曹操的历史功绩,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短暂的无奈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