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楼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变体(含关键词“白鸥来往本无心”):
有时江楼独坐时,白鸥来往本无心。
海天东望情无限,月色西来意自深。
风起浪涌帆影远,云开雾散雁声临。
此间清景谁能识,唯有孤舟伴我吟。
(注:此变体为根据关键词及原诗意境创作的模拟作品,非白居易原作。)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其诗作广泛涉及政治、社会、人生等多个领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译文(以变体为例)
有时独自坐在江楼上,看着白鸥自由自在地飞翔,它们来来往往,似乎并没有固定的心意或目的,向东眺望茫茫的海天,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情思;而西来的月色,又让人的意境更加深远,风起时,浪涌帆影远去;云散后,雁声清晰可闻,这里的清幽景色谁能真正懂得呢?只有那孤舟与我相伴,共同吟咏这世间的美好。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楼独坐时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白鸥的往来无心,象征着自然的无拘无束和人生的随遇而安,海天、月色、风起、云散等自然景象,则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江楼夜景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特别是“白鸥来往本无心”一句,既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揭示,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虽然变体并非白居易原作,但我们可以根据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进行推测,白居易一生热爱自然,善于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和力量,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心情烦闷时,独自坐在江楼上,面对浩瀚的江海和宁静的夜空,心中涌起无限感慨和思索而创作的,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抒发内心情感,诗人得以暂时忘却尘世烦恼,找到心灵的慰藉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