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始下车,野寺投暂歇。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6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

唐·项斯

身逐孤舟任性游,薄暮始下车,野寺投暂歇。

云深山色千重秀,水阔波光万顷流。

远树依微迷落日,孤烟迢递起新秋。

何当载酒寻芳草,共醉花间一径幽。

作者及朝代

作者:项斯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项斯,字子迁,晚唐著名诗人,浙江仙居人,项斯自幼清苦好学,曾筑书堂于灵溪之畔,人称“项斯坑”,他性格旷达,不拘小节,常以诗酒自娱,项斯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尤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是唐代晚期文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尽管他的名声在当时并未如日中天,但后世对他的评价颇高,认为他的诗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译文

我随着一叶孤舟随性而游,直到傍晚时分才下车,投宿于荒野中的一座寺庙,暂时歇息,山中云雾缭绕,山色千重秀美,水面宽阔,波光万顷流淌,远处的树木在落日余晖中若隐若现,新秋时节,一缕孤烟在远方袅袅升起,何时能载酒而来,寻觅这片芳草之地,共醉于花间小径的幽静之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随性而游、投宿山寺的所见所感,首联“身逐孤舟任性游,薄暮始下车,野寺投暂歇”点明了诗人的行踪和心境,表现出一种随遇而安、超然物外的态度,颔联和颈联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云雾缭绕、水波荡漾、落日余晖、孤烟袅袅的壮美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期待,希望有一天能与友人共醉于花间小径的幽静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山中的云雾、山色、水波、落日、孤烟等自然景物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人还通过“任性游”、“投暂歇”等词语,表现出一种随遇而安、超然物外的态度,使整首诗充满了闲适和淡泊的气息,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如“云深山色千重秀”与“水阔波光万顷流”的对比,以及“孤烟”象征新秋的来临等,使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项斯游历山水、寻找灵感的途中,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往往选择游历山水、寄情自然来排解内心的苦闷和压抑,项斯也不例外,他常常独自一人或结伴而行,游历名山大川,寻找创作的灵感和源泉,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随性而游、投宿山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这种情怀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性格和追求,也体现了唐代晚期文人墨客普遍的精神风貌和审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