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欲何之,燕山路超忽。的释义

春秋68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夫君欲何之,燕山路超忽”,这两句诗出自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六》,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详细解析:

诗词原文

拟行路难·其六

南北朝·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鲍子真可畏,如日中天势。

夫君欲何之,燕山路超忽。

必不经天衢,岂复畏人阙。

丈夫当自强,日月勿蹉跎。

作者简介

鲍照(约公元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今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人,南朝宋文学家、诗人,他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诗文辞藻华丽,风格奔放,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鲍照的作品多抒发个人抱负不得施展的苦闷,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译文

面对案上的食物难以下咽,拔剑击打柱子长声叹息,大丈夫活在世上能有多少时间,怎能像鸟儿一样垂着翅膀徘徊不前?不如辞官回家,与亲人共度时光,早晨出门与亲人告别,傍晚还能回到亲人身边,在床前逗弄孩子玩耍,看妻子在织机上织布,自古以来圣贤都出身贫贱,更何况我们这些既孤独又正直的人呢!鲍子(鲍照自称)的志向真令人敬畏,如同日中天般势不可挡,夫君你打算去哪里呢?那燕山之路遥远而难以捉摸,你一定不会走那平坦的大道,更不会畏惧权贵的阻挠,大丈夫应当自强不息,不要让时光白白流逝。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表达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中“夫君欲何之,燕山路超忽”两句,既是对友人或自己未来道路的询问,也暗含了对人生道路艰难曲折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鲍照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诗中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将个人的遭遇与社会的现实紧密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诗中也体现了鲍照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鲍照生活在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代,他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却长期得不到重用,这种遭遇使他深感苦闷和无奈,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篇,诗中“夫君欲何之,燕山路超忽”等句,既是对自己人生道路的迷茫和探寻,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拟行路难·其六》是鲍照的一首代表作,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