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韦应物
云师颇知足,久久困狂霖。
岩岫深无极,烟岚积有阴。
寒花明涧草,秋藻媚幽林。
水石更清冽,踟蹰恋碧岑。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因仕途不顺,逐渐转向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与王维、孟浩然等并称“王孟韦柳”,韦应物的诗作以清新淡远、自然流畅著称,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抒发隐逸闲适之情。
译文
云师(指山中隐士或道士)颇为满足现状,长久以来被连绵不断的暴雨所困扰,山岩深邃无边,云烟雾气积聚成阴,寒冷的野花照亮了涧边的青草,秋天的藻类使幽深的树林更加妩媚,溪水与岩石更加清澈寒冷,我徘徊留恋在这碧绿的山岭之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隐士在暴雨过后,面对清幽深邃的自然景色所表现出的满足与留恋之情,诗中通过“云师颇知足”表达了隐士对现状的满足与淡泊,“久久困狂霖”则暗示了之前长时间的困境与不易,接下来的诗句则详细描绘了山中清幽的自然景色,以及隐士对此的深深眷恋。
赏析
韦应物的这首诗以其清新淡远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居图景,诗中通过“云师”的形象,展现了隐士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通过“久久困狂霖”与“岩岫深无极”等诗句,暗示了隐士在困境中的坚守与对自然的深深敬畏,而“寒花明涧草,秋藻媚幽林”等细腻的描写,则进一步展现了山中景色的清幽与美丽,以及隐士对此的深深眷恋,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韦应物山水田园诗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仕途不顺、隐居山林期间,面对官场的尔虞我诈与世俗的纷扰,韦应物选择了归隐山林,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山中清幽的自然景色与隐士的淡泊心境,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满足,也通过“久久困狂霖”等诗句,暗示了自己在仕途中的困境与不易,以及最终选择归隐的无奈与决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