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思涉世尤多难,转觉攀天却有时。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登楼

唐·韦应物

兹楼日登眺,流岁暗蹉跎。

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

旷然心自远,窅与物俱化。

翻思涉世尤多难,转觉攀天却有时。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因仕途不顺,逐渐转向文学创作,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深沉,韦应物的诗作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我时常登上这座楼台远眺,岁月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坐在这里,我厌倦了淮南太守的官职,眼前秋山红树,更添愁绪。

心境变得旷达高远,仿佛与万物一同变化。

回想涉世以来,历经诸多磨难,却突然觉得,攀上高位的机会或许还在前方。

宦海浮沉,思乡之情与羁旅之思交织在一起,令人凄凄切切。

春天已过半,却如同秋天般凉意袭人,心意更加迷茫。

山城雨后,百花凋零,榕叶落满庭院,黄莺乱啼,更添凄凉。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登楼远眺所见之景,抒发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迷茫,诗中“翻思涉世尤多难,转觉攀天却有时”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历经磨难后,对人生道路的新认识,既有对过去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憧憬。

赏析

这首诗以登楼为线索,将诗人的情感与所见之景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诗中“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一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而“翻思涉世尤多难,转觉攀天却有时”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在历经磨难后,对人生道路的新认识,既有对过去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还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如“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一句,通过描绘雨后山城的凄凉景象,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心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担任淮南节度使期间所作,当时,韦应物因仕途不顺,心情抑郁,常常登上楼台远眺,以排解心中的苦闷,在登楼过程中,他看到了秋山红树、雨后山城等景象,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与期待的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在仕途坎坷、人生多难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对未来的期待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