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过闽关
明·王守仁
闽关南下路岖崎,并壑缘崖使客疑。
野鸟鸣春啼不住,山花夹道笑相迎。
静观物理机锋出,闲看云泉兴味长。
莫道此中无胜境,何须更问武夷乡。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守仁(1472年-1529年)
朝代:明朝
作者简介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心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王守仁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在哲学、文学、军事等方面均有卓越成就,尤其是他的心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南下闽关的道路崎岖不平,沿着山谷和悬崖行走让旅人心中生疑,春天的野鸟不停地鸣叫,山道两旁的山花仿佛在欢笑中迎接过往的行人,静静地观察自然界的规律,智慧的火花在心中闪现;悠闲地看着云雾和泉水,兴趣盎然,不要说这里没有美丽的风景,哪里还需要再去询问武夷山的美景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南下闽关途中的所见所感,首联点明路途的艰难,次联以野鸟和山花为喻,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三联表达了诗人从自然中领悟哲理的喜悦,尾联则强调了此地的美景不输武夷,无需远求。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哲理的深刻领悟,诗中“路岖崎”、“使客疑”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旅途的艰辛;而“野鸟鸣春”、“山花夹道”等描写,则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好,诗人通过静观自然,领悟到了其中的哲理,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尾联的“莫道此中无胜境,何须更问武夷乡”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赞美和对远方美景的淡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守仁在南下闽关途中创作的,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仕途的挫折或人生的困惑,而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让他对自然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首诗不仅是对旅途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哲理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豁达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