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城春景
唐·张籍
正气到今凝不散,年年花鸟自江城。
烟霞渐远青山外,水色遥连碧树平。
落日孤城寒笛起,春风野渡晚舟横。
人间何处无风景,此地风光最动情。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张籍虽为唐代著名诗人,但此诗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集。)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生于唐代宗大历初年(约766年),卒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张籍的诗歌以乐府诗著称,多写现实题材,语言平易近人,风格清新自然,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代表作有《秋思》、《野老歌》等。
译文
正气至今仍然凝聚不散,每年春天,江城的花鸟都自然地绽放和鸣叫,烟霞渐渐远去,隐没在青山之外,水色与远处的碧树相连,呈现出一片宁静平和的景象,落日时分,孤城上响起了寒笛的声音,春风中,野渡边停泊着晚归的小舟,人世间哪里没有美丽的风景呢?但这里的风光最让人动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江城春天的美丽景色,强调了正气长存的主题,首句“正气到今凝不散”表达了诗人对正义、正直之气的赞美和敬仰,认为这种精神力量是永恒的,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描绘花鸟、烟霞、青山、水色、落日、孤城、寒笛、春风、野渡和晚舟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展现了江城春天的宁静、美丽和动人之处。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江城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正义、正直之气的赞美和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虚构设定)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张籍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对正义、正直之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春天这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里,他来到江城游览,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正义、正直之气的坚守和赞美,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