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海》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潮声打海门,波浪变今古。
万里送行舟,孤帆入云浦。
天风忽怒号,海水扬其卤。
人生如浮萍,聚散难预卜。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海门处潮声轰鸣,波浪翻滚间世事变迁,万里之遥送我行舟,孤帆高扬驶向云边水浦,天风忽然怒号起来,海水被吹得泛起白沫,人生如同浮萍一般,聚散难以预料。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观海的所见所感,首联“潮声打海门,波浪变今古”以潮声轰鸣、波浪翻滚的壮阔景象开篇,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颔联“万里送行舟,孤帆入云浦”则转而写诗人乘舟远行的情景,孤帆高扬,驶向远方,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孤独的氛围,颈联“天风忽怒号,海水扬其卤”进一步以天风怒号、海水扬沫的描写,增强了画面的动感与气势,尾联“人生如浮萍,聚散难预卜”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聚散难料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观海为背景,通过描绘海潮的壮阔景象和诗人乘舟远行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诗中“潮声打海门,波浪变今古”一句,以海潮的轰鸣和波浪的翻滚,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富有哲理意味,诗人以孤帆高扬、驶向远方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远方和未来的向往与追求,而“天风忽怒号,海水扬其卤”的描写,则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动感与气势,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力,尾联的感慨则使整首诗在壮阔的景象中融入了深沉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事业,但屡遭排挤与打击,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之际所作,诗人通过描绘观海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远方和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在壮阔的海景中,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与寄托,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未来的坚定信念与不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