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情谁寄托,千里一氤氲。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寄远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遥情谁寄托,千里一氤氲。

月色铺清影,花香入梦魂。

山高云路远,水阔浪涛翻。

欲寄相思意,唯将锦字传。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遥远的情感该向谁寄托呢?千里之外,一片朦胧的云雾缭绕,月光洒下清冷的影子,花香飘入我的梦中,山峦高耸,云路遥远,水面宽阔,浪涛汹涌,想要寄托我的相思之情,只能将满腔心意写在锦字书信中传递。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无法传递情感的无奈,首联“遥情谁寄托,千里一氤氲”直接点出主题,即诗人内心的情感无处寄托,只能随着千里之外的云雾缭绕而飘散,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月色、花香、山高、水阔等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尾联则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书信传递相思之意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细腻,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诗人在用词上也十分讲究,如“氤氲”、“清影”、“梦魂”等词语的运用,都使得整首诗更加优美动人,诗人在结构上也处理得十分巧妙,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将诗人的情感逐渐推向高潮,使得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更加饱满而有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李商隐在远离家乡和亲人时所作,当时他身处异乡,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孤独的生活,内心充满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无法将这份情感直接传递给远方的亲人,只能借助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无法传递情感的无奈,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人们流离失所的现实背景。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