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渚鸥寻侣,排空雁逐群。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6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景

唐·钱起

万顷寒光一席铺,

冰轮行处片云无。

近渚鸥寻侣,排空雁逐群。

萧萧芦苇晚来秋,

半掩渔舟宿鹭洲。

明月有情还约我,

年年相见在江楼。

作者及朝代

作者:钱起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钱起,字仲文,唐代诗人,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官至尚书司勋员外郎,世称钱考功、钱司勋,钱起诗名早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与刘长卿齐名,并称“钱刘”,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译文

万顷的湖面如同一张巨大的银席铺展开来,月亮在夜空中行走,周围没有一丝云彩,近岸的水鸟在寻找着它们的伴侣,高空中大雁成群结队地飞翔,傍晚时分,芦苇在风中摇曳,透露出秋天的气息,渔舟半掩在洲渚之上,白鹭在此栖息,明月仿佛有情,每年都会与我相约,在这江楼之上相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江边的宁静美景,通过“近渚鸥寻侣,排空雁逐群”等句,展现了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生命的律动,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江边的景色,通过“万顷寒光”、“冰轮行处”等句,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而“近渚鸥寻侣,排空雁逐群”则生动地展现了水鸟和大雁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后两句则通过“萧萧芦苇”和“半掩渔舟”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宁静与祥和,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钱起游历或隐居期间,唐代诗人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追求,钱起也不例外,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秋日江边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明月有情还约我,年年相见在江楼”等句,也透露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