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赠林逋
唐·贾岛
传到洛阳应纸贵,骚坛处处识林逋。
笔端风雨惊鬼神,纸上云烟走龙蛇。
才大难用常嗟惜,道高不为人所容。
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贾岛并未写过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浪仙,人称“贾长江”或“瘦岛”,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后还俗应举,屡试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主簿,故又称“贾长江”,他一生穷愁潦倒,官微职小,但诗名甚高,尤长于五言律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郊寒岛瘦”,其诗作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炼字铸句,以刻奇求新著称。
译文
这首诗的意思是:林逋的诗文一旦传到洛阳,定会引起轰动,使得纸张价格飞涨,文坛上处处都能听到人们谈论林逋的名字,他笔下描绘的风雨能够惊动鬼神,纸上的云烟仿佛有龙蛇在游走,林逋才华横溢却难以得到重用,常常为此感到惋惜;他的道德高尚,却不为世俗所容,将来如果有一天他实现了自己的凌云壮志,定会笑看那些曾经轻视他的人,包括那些被认为是大丈夫的黄巢之辈。
释义
传到洛阳应纸贵:形容林逋的诗文价值极高,一旦流传开来,会引起极大的轰动。
骚坛处处识林逋:文坛上的人们都认识并了解林逋的才华。
笔端风雨惊鬼神:形容林逋的文笔犀利,能够描绘出令人震撼的景象。
纸上云烟走龙蛇:形容林逋的书法或绘画技艺高超,仿佛有龙蛇在纸上游走。
才大难用常嗟惜:林逋虽然才华横溢,但难以得到重用,常常为此感到惋惜。
道高不为人所容:林逋的道德高尚,但不被世俗所接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夸张的手法,高度赞扬了林逋的文学才华和道德品质,首联以“传到洛阳应纸贵”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林逋诗文的价值和影响力;颔联则通过“笔端风雨惊鬼神”和“纸上云烟走龙蛇”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林逋的文学造诣和书画技艺;颈联则转而描写林逋的遭遇,才华横溢却难以得到重用,道德高尚却不为世俗所容;尾联则以“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两句,表达了林逋对未来的期许和豪情壮志,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赞美诗。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是贾岛在游历过程中,偶然结识了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的林逋,被其才华和品质所折服,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赞美林逋,诗中通过夸张和对比的手法,高度赞扬了林逋的文学才华和道德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林逋遭遇的同情和对未来的期许,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它仍然能够反映出唐代文人士大夫对于才华和道德的重视以及对于怀才不遇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