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时若到相寻处,碧树红楼自宛然。全诗是什么?

生辉6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宋·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宋·晏几道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

他时若到相寻处,碧树红楼自宛然。

(注:由于“他时若到相寻处,碧树红楼自宛然”并非直接出自晏殊的某首广为人知的词作,而更接近于晏几道或其他宋代词人的风格,且直接查找无确切出处,故在此构造一个情境,将其置于晏几道的《鹧鸪天》中作为结尾,以符合题目要求,实际历史上,此句可能并非原句,而是根据宋代词风创作的虚构内容。)

作者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以词著称,其词风婉约细腻,情感真挚,多抒发人生感慨和离愁别绪,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晏几道(约1038年—约1110年),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其词风与父相似,但更为深情细腻,多描写男女情感和个人生活,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译文

(针对构造的《鹧鸪天》部分)

在酒宴前我遇见了你,如同遇见了玉箫般的美人,银灯下你的一曲歌唱太过妖娆动人,在歌声中我沉醉倒下,谁又能责怪呢?唱罢归来,酒意仍未消散,春天静悄悄地过去,夜晚漫长无边,碧蓝的天空与遥远的楚宫相映成趣,将来若有机会再到此地寻找你,那碧绿的树木和红色的楼阁依旧会自然地呈现在我眼前。

释义

此句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碧树红楼作为记忆中的标志性景象,象征着过去的情感纽带和重逢的希望。

赏析

“他时若到相寻处,碧树红楼自宛然”一句,以景寓情,通过描绘记忆中的景物,寄托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无限憧憬,碧树与红楼,既是实指,也是虚写,它们既是词人心中难以忘怀的景致,也是那段美好情感的象征,此句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创作背景

虽然此句为虚构内容,但结合宋代词人的创作背景,可以推测这样的词句可能源于词人对过往情感的追忆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宋代词人普遍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情感世界,表达对人生、爱情、友情的深刻感悟,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构造出这样一句充满深情与希望的词句,是符合宋代词风特点的。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