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南水北,吹紫漂红,残芳去难拾。全诗是什么?

生辉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花南水北两依依,吹紫漂红春已归。

残芳去难拾旧梦,空余落英满斜晖。

作者与朝代

此诗名为《春逝》,作者为宋代文人李暮云,李暮云,字梦泽,南宋末年著名诗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诗词歌赋皆有所成,尤以描绘自然景致、抒发人生感慨见长,其作品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推崇。

作者简介

李暮云生活在南宋末年,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国家内外交困,民不聊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暮云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蕴含着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

译文

花儿在南边,水流向北方,两者相互依恋却难以相聚,春风吹过,紫色的花瓣和红色的花朵随风飘散,春天已经悄然离去,那些凋零的花朵,如同逝去的时光,难以拾起,只留下满地的落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凄凉。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花与水、春与秋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难以留存的感慨,花南水北,象征着空间的隔离与时间的流逝;吹紫漂红,则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离去和花朵的凋零,残芳去难拾,寓意着过去的时光和美好的记忆已经难以追回,只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思念。

赏析

《春逝》一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通过花与水的意象,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和光影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画面感。

创作背景

《春逝》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社会动荡不安,李暮云在这样的背景下,深感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难料,他通过描绘春天的离去和花朵的凋零,来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难以留存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在这样的背景下,《春逝》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致的诗歌,更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反映社会现实的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