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襟期资野服。何处会心宜卜筑。出自哪首诗?

风云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一二襟期资野服,何处会心宜卜筑。

青山绿水自为邻,明月清风长作客。

林间鸟语声声慢,涧底泉声处处闻。

此去人间应更远,白云深处是吾庐。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生活在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其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一二知己相约穿上山野之服,共同寻觅一处心灵契合的隐居之地,青山绿水自然成了我们的邻居,明月清风则长伴我们左右,林间传来悠扬的鸟鸣声,节奏缓慢而悦耳;山涧底下,泉水叮咚作响,处处可闻,此地远离尘嚣,白云缭绕之处,便是我的居所。

释义

“一二襟期资野服”意指诗人与少数知己志同道合,都向往着山野生活,愿意穿上山野之服去体验自然之美。“何处会心宜卜筑”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之地的寻觅与向往,希望找到一处能让心灵得到真正安宁的地方定居下来。“青山绿水自为邻,明月清风长作客”描绘了隐居生活的美好图景,自然景物成为诗人的亲密伴侣。“林间鸟语声声慢,涧底泉声处处闻”进一步渲染了山林间的宁静与和谐。“此去人间应更远,白云深处是吾庐”则点明了诗人远离尘世的决心,以及他在白云缭绕的深处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隐居生活,诗人通过“襟期资野服”、“会心宜卜筑”等词句,表达了自己对山野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归宿的追求,诗中青山绿水、明月清风、林间鸟语、涧底泉声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山林间的宁静与和谐,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创作背景

释绍嵩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代,面对现实的残酷与无奈,诗人选择了隐居山林,以寻求内心的安宁与超脱,这首诗正是诗人在隐居生活中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山林隐逸生活的美好图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逃避与批判,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墨客普遍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寄托的思潮。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