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衢足尘土,朱门多是非。出自哪首诗?

梦梦158个月前

诗词原文

长安道

唐·韦应物

汉家陵阙在,渺渺五陵间。

寂寂山城道,交加驿路关。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幽并游侠儿,烽举拂尘看。

长啸出原野,凛然寒风生。

朝游暮不去,应见孤月明。

槐陌连天碧,芜堤绕曲清。

九衢足尘土,朱门多是非。

慵趋事朝谒,且欲安吾私。

自适固其宜,身闲心亦闲。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宾客、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隐逸之思见长,风格清新淡远,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

作者简介

韦应物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仕途不顺,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更加专注于文学创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又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译文

长安城的道路上尘土飞扬,贵族府邸中是非不断。

(注:此句为直接翻译“九衢足尘土,朱门多是非”,其他部分译文较长,且为整体诗意,故在此略去。)

释义

“九衢足尘土”描绘了长安城繁华但喧嚣、尘土飞扬的景象,象征着世俗的繁忙与纷扰;“朱门多是非”则揭示了贵族府邸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纷争不断的生活状态,这两句诗共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长安城的繁华与喧嚣,以及贵族府邸中的是非纷扰,通过对比“九衢”与“朱门”,诗人巧妙地揭示了社会阶层的差异和人性的复杂,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韦应物的诗歌风格清新淡远,这两句诗同样体现了他的这一特点,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他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之际,他通过描绘长安城的繁华与喧嚣,以及贵族府邸中的是非纷扰,来表达自己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韦应物在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将“九衢”与“朱门”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社会阶层的差异和人性的复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