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舫名斋阁,端居事若何。的释义

春秋7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画舫名斋阁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画舫名斋阁,端居事若何。

清风摇竹影,明月照松坡。

琴韵随流水,书香绕墨池。

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尘寰。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之一,他的诗文书画皆精,尤擅画竹,风格独特,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美的热爱,郑板桥一生坎坷,但性格豁达,其作品常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批判精神。

译文

在那名为画舫的雅致书斋中,我安静地居住着,生活究竟如何呢?清风轻轻摇曳着竹子的影子,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松树覆盖的山坡,琴声随着潺潺流水悠扬,书香萦绕着墨池边,我找到了真正的乐趣,何必再去询问尘世的纷扰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名为“画舫”的书斋中宁静生活的场景,通过清风、竹影、明月、松坡、琴声、书香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物我两忘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对尘世纷扰的淡泊态度。

赏析

此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首联点题,引出画舫斋阁的居住环境;颔联和颈联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尾联则直接抒发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对尘世的超脱,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郑板桥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郑板桥仕途不顺、隐居乡间之时,面对官场的腐败和世态的炎凉,他选择了归隐山林,以书画诗文为伴,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宁静,画舫斋阁作为他的隐居之所,成为了他寄托情感、抒发志向的地方,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对自我心境的一种抒发和表达,通过描绘斋阁内外的自然美景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艺术、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