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招隐士
宋玉
(战国·楚)
岩岫深兮石嵯峨,
山丛丛兮路逶迤。
溪谷崭岩兮水曾波,
虎豹穴居兮龙蟠萦。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偃蹇连蜷兮枝相缭。
山气巃嵸兮石嵯峨,
溪谷崭岩兮水漘漘。
猿狖群啸兮虎豹嗥,
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王孙游兮不归,
春草生兮萋萋。
岁暮兮不自聊,
蟪蛄鸣兮啾啾。
奚方林兮秋草衰,
聊逍遥兮寻幽。
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芳华兮迟暮。
时缤纷兮岁已迈,
惆怅兮私自怜。
思灵泽兮一膏沐,
怀兰英兮把琼若。
待凤凰兮飞集,
将何慰兮愁思?
乱曰:
遗魂一零落,
岂复闻楚些?
作者及朝代
作者:宋玉,战国末期楚国辞赋家。
朝代:战国(楚)
作者简介
宋玉,字子渊,战国末期楚国鄢(今湖北宜城)人,楚国文学家、辞赋家,他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辩》《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故事皆他而来。
译文
隐士啊,你为何不归?山岩深邃,石峰嶙峋,山路曲折蜿蜒,溪谷陡峭,水流湍急,虎豹盘踞,龙蛇缠绕,桂树丛生在那幽深的山谷,枝条缠绕,曲折盘旋,山气弥漫,云雾缭绕,溪谷险峻,水流湍急,猿猴群啸,虎豹长嗥,攀折桂枝,暂且停留,王孙啊,你为何不归?春草茂盛,一片荒芜,岁末将至,我愁苦无聊,寒蝉哀鸣,声声入耳,树林萧瑟,秋草衰败,姑且逍遥,寻觅清幽,岁月已晚,谁能让我青春永驻?采摘芳华,却已迟暮,时光流逝,岁月匆匆,我满怀惆怅,暗自伤怀,思念润泽,渴望滋润,怀揣兰花,手持美玉,等待凤凰飞来栖息,用什么来慰藉我的愁思?
遗落的魂魄啊,你已零落飘散,哪里还能听到那楚地的歌声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士所居之地的荒凉、险峻,以及隐士内心的孤独、惆怅,表达了对隐士的深切同情和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最后两句“遗魂一零落,岂复闻楚些?”更是表达了诗人对隐士命运的悲叹和对逝去岁月的无限怀念。
赏析
《招隐士》以景起兴,以情作结,通过描绘隐士所居之地的荒凉、险峻,以及隐士内心的孤独、惆怅,表达了对隐士的深切同情和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动物形象,如深邃的山岩、嶙峋的石峰、曲折的山路、陡峭的溪谷、湍急的水流、盘踞的虎豹、缠绕的龙蛇等,营造出一种荒凉、险峻的氛围,为隐士的隐居生活提供了背景,诗人还通过描绘春草的茂盛、秋草的衰败等自然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等诗句,表达了对隐士不归的惋惜和对春草茂盛、人迹罕至的荒凉景象的感慨,而“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等诗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无奈和惆怅,最后两句“遗魂一零落,岂复闻楚些?”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隐士命运的悲叹和对逝去岁月的无限怀念。
创作背景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宋玉有赋16篇,但今多亡佚,现存作品主要有《九辩》《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招隐士》是宋玉的一篇重要作品,其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许多士人为了躲避战乱和追求理想的生活,选择隐居山林,宋玉作为一位有才华的辞赋家,对隐士的生活和命运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因此创作了这篇《招隐士》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这篇作品也可能与宋玉个人的遭遇和心境有关,他在政治上并不得意,可能也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因此通过这篇作品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