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叹老
唐·白居易
但怪意气衰,那觉日月过。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生哲理、自然风光等多个领域,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只感到自己的意气日渐衰退,哪里察觉到日月如梭,时光飞逝。
不知道在明亮的镜子里,何时已经布满了秋霜般的白发。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自己逐渐衰老的感慨,首句“但怪意气衰”直接点出诗人内心的感受,觉得自己的意志和精力大不如前,次句“那觉日月过”则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无情流逝,诗人并未察觉到岁月的匆匆,后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通过比喻,将白发比作秋霜,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容颜的老去,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哀伤。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衰老的深刻感慨,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意气衰退和日月如梭的时光流逝,突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后两句的比喻更是生动贴切,将白发比作秋霜,既形象又富有诗意,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哀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晚年的生活经历有关,白居易在晚年时期,由于仕途不顺、身体衰弱等原因,逐渐感受到了人生的艰辛和无奈,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时光流逝、自己逐渐衰老的深刻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时间的无奈,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他那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