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焚香品茗
唐·李商隐
香篆烬微夜色寒,携柔翰试烟螺。
清风拂面心神静,明月照窗梦境多。
玉盏盛来花下酒,金炉焚尽水中波。
闲来无事品香茗,一曲清歌伴月和。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个人仕途也颇为坎坷,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夜色渐深,香篆的余烬微微闪烁,带着柔软的笔(柔翰)试着描绘那如烟的螺黛(烟螺,此处比喻夜色或墨色),清风轻轻拂过脸庞,心神变得宁静,明月照亮了窗户,梦境也随之增多,玉盏中盛满了花下的美酒,金炉中的香篆已经燃尽,只剩下水波般的余香,闲暇之时,品一口香茗,伴随着一曲清歌,与月光共度美好时光。
释义
香篆烬:香篆,古代一种计时用的香,形状像篆字,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此处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宁静。
携柔翰:携带着柔软的笔,准备书写或绘画,柔翰,指柔软的毛笔。
试烟螺:试着用笔墨描绘那如烟的螺黛,此处比喻夜色或墨色的深邃与美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焚香、品茗、试笔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夜色、香篆、柔翰、烟螺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诗中“清风拂面心神静,明月照窗梦境多”两句,更是将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创作,以下背景为假设)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心情郁闷的时期,面对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困境,诗人选择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方式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他通过焚香、品茗、试笔等活动,来排解心中的烦恼和忧愁,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生活状态,也体现了晚唐时期文人墨客的一种普遍心态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