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篷风雨留行色,万里云山入壮图。上一句是什么?

春秋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壮游

朝代:清代

作者:黄遵宪

一篷风雨留行色,万里云山入壮图。

莫恨前途多险阻,人生行路即江湖。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早年曾赴日留学,后历任驻日、英、美等国使馆参赞、总领事等职,亲身经历了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重大历史事件,黄遵宪的诗作风格独特,多抒发爱国之情,反映社会现实,被誉为“诗界革命”的巨擘。

译文

在一篷风雨中留下了远行的身影,万里之外的云山都纳入了我宏伟的壮志之中,不要怨恨前方的道路有多少艰难险阻,因为人生的旅途本身就如同江湖一般充满未知与挑战。

释义

“一篷风雨留行色”描绘了诗人在风雨中踏上征途的情景,风雨中的篷船象征着旅途的艰辛与不易,而“留行色”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段经历的深刻记忆。“万里云山入壮图”则展现了诗人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他将万里之外的云山都纳入自己的壮志之中,表现出一种豪迈的气概。“莫恨前途多险阻,人生行路即江湖”则是对前两句的升华,诗人以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旅途中的艰难险阻,认为这些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赏析

这首诗以壮游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理解和豁达态度,首句“一篷风雨留行色”以风雨中的篷船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艰辛与挑战的旅途场景,次句“万里云山入壮图”则以宏大的视野展现了诗人的壮志豪情,将万里云山都纳入自己的规划之中,后两句“莫恨前途多险阻,人生行路即江湖”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和升华,诗人以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旅途中的艰难险阻,认为这些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黄遵宪出使海外期间,作为晚清的外交家,黄遵宪曾多次出使外国,亲身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这首诗正是他在旅途中对人生、对理想的深刻思考和感悟的体现,通过描绘风雨中的篷船和万里之外的云山,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旅途的深刻理解和豁达态度,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